菜单

高端复杂腕表技术扫盲——逼格提高秘籍(下册)

2015年-10月-05日 点击:7634


8. 十三太保横练:强力抗磁


十三太保横练是少林的硬功夫,它虽名为“横练功”,实乃内外兼修之优秀功法,注重内练精气神,外练筋骨皮。练成后,武侠小说中可以达到“刀砍一道白印,枪刺一个白点”的超强防御效果。对于腕表而言,最难防御的不是水也不是震动,而是磁场对金属部件的干扰——强大的抗磁性能如同过硬的外家功力,是行走江湖必不可少的防身术。

二战前后,最初的防磁方法是采用软铁制造的内表壳,将机芯周围的电磁辐射线加以转移。但因为要包裹严密,日历窗、星期窗、月相这类需要“开窗”袒露机芯的功能也就此与防磁腕表无缘。后来,高端腕表一般采用多种有色金属的非磁性材质打造;没有内表壳的限制,搭载此款机芯的防磁腕表可配备日历显示功能,还可采用透明表背展示机芯。

 

9. 金钟罩:深海防水

金钟罩,据传是少林四大神功之一,为达摩禅师所创,共有十二关,练成后刀剑难损。金钟罩是中华武术基本功里的外功,硬功外壮,属阳刚之劲,兼内壮之劲。在腕表的世界里,最坚固强大的“硬功”都出现在潜水表当中。

腕表的防水描述中,“30米防水”只能算是防泼溅,“50米”可放心冲洗,“100米”以上才能算真正防水,可以肆无忌惮地带着游泳。更高的达到200米、300米级别,便可称得上专业防水了。要达到专业级,不仅表壳的设计必须加厚打造,而且往往一体成型,必要时还会配备排氦装置。

 

10. 神机利器:血滴子——陀飞轮

上至民国初年名家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,下至现代流行的玄幻小说,血滴子的身影无处不在。武侠小说中将血滴子描述成一种投掷型兵器,套人头颈,刀片旋转而割下头颈。在飞行途中,血滴子还会连续发出“嗖嗖”的恐怖声音。1975年邵氏曾经拍了一部《血滴子》,英译“The Flying Guillotine(飞行的断头台)”,可谓形象至极。有趣的是,高级制表当中对抗地心引力的陀飞轮(Tourbillon)也总被冠以“Flying”,称之为飞行陀飞轮或浮动式陀飞轮,此利器一出,便知腕表身价不菲。

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•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。法文Tourbillon有“漩涡”“小风暴”之意。普通的机械表,摆轮摆动的规律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,所以误差较大。当年的怀表时代,由于大部分时间怀表都处于直立状态,陀飞轮这种旋转擒纵机构对于钟表的走时精准性有很大的提升。虽然如今的手表要面临更多的位置变化,陀飞轮调校精准性的能力有所减弱,不过,陀飞轮仍然作为顶级制表工艺的代名词。而所谓的浮动式陀飞轮即是没有“飞轮固定支架”的陀飞轮,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和美感。

 

11. 金铃索:卡罗素

小龙女初登场的时候,金庸安排了一次堪称惊艳的打斗:左手轻扬,一条末端系有金色圆球的白色绸带直扑郝大通的门面,只听得玎玎玎三声连响便已瞬间制敌。如此的一番用法倒是和血滴子有几分相似,只是柔和了许多。事实上,即便是许多爱表人士也时常分不清卡罗素与陀飞轮的区别,有甚者干脆称卡罗素是“伪陀飞轮”,实在是无奈之举。

卡罗素的创造有简化版陀飞轮的意思。1894年制表师Bahne Bonniksen发明了比陀飞轮更容易制作的对抗地心引力的装置,这便是卡罗素。大部分的卡罗素机制是由2轮或3轮的齿轴所带动,摆轮绝大部分做偏心式的旋转,而且旋转的时间较陀飞轮(约1分钟)慢了许多,标准型约52分半钟旋转一圈,因而大大降低了功率的消耗。

12. 孔雀翎:鹅颈微调

天下的暗器共有三百六十余种,但其中最成功、最可怕的就是孔雀翎。从外表看来,孔雀翎是个由纯金铸成、闪闪发光的圆筒,按下枢纽,筒里的暗器便飞射而出,据说这些暗器发出来时,绚丽如孔雀开屏,辉煌灿烂。在机芯当中也有一个控制“快慢针”的美丽装置,称为鹅颈微调。

鹅颈微调形似天鹅颈部的优美曲线。这个装置将调整游丝弹性的“快慢针”包围起来,实现精准调校。其实在制表技术发达的今天,鹅颈微调的实用性已经大大减弱,人们迷恋的还是它的装饰美感。

13. 神哭小斧:珍珠陀

温瑞安的《逆水寒》里多神兵利器,拍成电视剧更是奇诡,玉面书生顾惜朝的“神哭小斧”就是其中一件。这把类似回旋镖的投掷型武器,专破外家高手的护体罡气,外形虽小巧精致,用将起来杀伤力不容小觑。珍珠陀便是机芯中这般精巧有力的存在。

一般的自动机芯都有一个摆陀,通过不停转动来给机芯上发条。自动陀的运动圆周往往和机芯的尺寸相同,而珍珠陀就是迷你版自动陀,只有机芯的四分之一大小。珍珠陀的好处有很多,一方面撤掉了挡住视线的“幕布”,权力呈现机芯之美;另一方面打破了机芯格局,使得机芯的纤薄度达到极致。


雷克斯手表学堂——高端复杂腕表技术扫盲秘籍(上册)